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述国亡诗

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〔五代〕

君王城上竖降旗,妾在深宫那得知?
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!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后蜀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,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哪里知道?
十四万军士一起放下武器投降,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守家卫国的男子!

注释
妾:花蕊夫人自称。
解甲:解除武装,指投降。
更无:一作“宁无”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尚作恩 等 .晚唐诗译释 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,1987 :310-311 .
2、 吉林大学中文系 .唐诗鉴赏大典(十二) :吉林大学中文系 ,2009 :248-249 .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费氏(一说姓徐),青城(今四川都江堰市)人,因才貌双全,得幸于后蜀主孟昶,拜贵妃,别号花蕊夫人。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,为时人称许。孟蜀亡国后,被掳入宋。宋太祖久闻其诗名,召她陈诗。徐氏就诵了这首“述亡国之由”的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萧涤非 等·唐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
2、 吉林大学中文系·唐诗鉴赏大典(十二):吉林大学中文系,2009

鉴赏

  这首诗第一句是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,第二句使诗意更为深入,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。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,第四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了蜀主的无能,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,从而表明了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,报国之志。

 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:“君王城上竖降旗”。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,荒淫误国,宋军压境时,孟昶一筹莫展,屈辱投降。诗句只说“竖降旗”,遣词含蓄。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,耐人玩味。

  “妾在深宫那得知”纯用口语,而意蕴微妙。大致有两重含义:首先,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“女祸亡国”论,如把商亡归咎于妲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述国亡诗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首句叙述蜀国降宋的事实;次句使诗意更为深入,同时也展示出了这位宫妃的内心活动和对蜀国灭亡的看法;第三句具体讲述蜀国投降的惨状;末句用了反问句式并运用反语斥责蜀主的无能,又嘲笑了文武群臣甘当俘虏的丑态,从而表明这位宫妃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。

花蕊夫人

花蕊夫人

在五代十国时期,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,她们不仅容貌美丽,而且能诗善赋,多才多艺。有关她们的事迹,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,因其所处时代相同,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,她们的身份、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。世传《花蕊夫人宫词》100多篇,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,诗一卷(《全唐诗》下卷第七百九十八)归属于孟昶妃,但词中有“法元寺里中元节,又是管家降诞辰”语,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,正是王衍生日,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,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。 2篇诗文  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菩萨蛮·越梅半拆轻寒里

和凝 和凝〔五代〕

越梅半拆轻寒里,冰清淡薄笼蓝水。暖觉杏梢红,游丝狂惹风。
闲阶莎径碧,远梦犹堪惜。离恨又迎春,相思难重陈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唐临为万泉丞

《旧唐书》〔五代〕

  唐临为万泉丞。县有囚以十数,皆因未内赋而系。会暮春时,当耕作。唐临白县令:“囚亦有妻子,无耕作何以活人?请出之。”令惧其逸,不许。唐临曰:“明公若有所疑,吾自当其罪。”令因告假归乡。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,并与之约:农事毕,皆归系所。囚感恩,至时毕集县狱。唐临由是知名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孔祯传

《旧唐书》〔五代〕

  (孔)祯,高宗时为苏州长史。曹王明为刺史,不循法度,祯每进谏。明曰:“寡人天子之弟,岂失于为王哉!”祯曰:“恩宠不可恃,大王不奉行国命,恐今之荣位,非大王所保,独不见淮南之事乎?”明不悦。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,祯捕而杖杀之。明后果坐法,迁于黔中,谓人曰:“吾愧不用孔长史言,以及于此!”祯累迁绛州刺史,封武昌县子。卒,谥曰温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